石油加工行业主要指对石油进行炼制或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化学生产形成化工产品的行业。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化学性和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属危害较严重的化工行业之一。本文将围绕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对石油加工行业的职业卫生进行简要介绍。
石油加工行业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硫化氢。主要发生于原油电脱盐、分馏过程中。
(2)苯系化合物.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化合物,以催化重整中产生最高,加氢精制、原油蒸馏、延迟裂化等产生汽油馏分的装置都可产生。
(3)氨。主要存在于原油蒸馏、催化原料加氢、加氢裂化及氨制冷系统中。
(4)一氧化碳。延迟焦化过程中加热炉会产生一氧化碳。
(5)氢氧化钠。液化气脱硫醇工段存在氢氧化钠。
2.物理因素:
(1)噪声。噪声是该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贯穿于整个工艺流程,其各种工业泵、压缩机均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噪声强度在80~100dB(A)之间。
(2)高温与热辐射。多数装置配备有加热炉或反应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强度的高温和热辐射。
(3)石油炼制所配备大功率送变电装置可产生极低频电磁场。
石油加工行业常见职业健康损害
经常暴露于危害因素可以引起机体健康损害,甚至导致职业病,如一氧化碳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苯中毒和硫化氢中毒等。石油加工行业常见的职业病损害如下:
1.化学中毒。吸入工业气体是作业人员发生职业中毒的常见原因。
(1)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2)氢氧化钠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3)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
(4)苯、甲苯、二甲苯可引起中毒,苯还可导致白血病;
(5)硫化氢中毒。在空气中浓度不大时,即能使人眩晕、心悸、恶心,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0.1%以上时,可立即发生昏迷和呼吸麻痹而呈“电击样”死亡;
(6)正己烷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等。
2.噪声聋。主要是噪声对听觉系统的特异性影响(听力损伤、噪声聋)和听觉系统外的非特异性影响。
石油加工行业常见职业病防护措施
1.选用无毒和低毒物料。使用无毒物料代替低毒物料,使用低毒物料代替高毒物料,
2.技术改造。不断优化更新技术,采用更先进、更安全、危害更小的技术来替代原有技术,从源头减少或杜绝职业病危害。
3.加强作业场所通风排气。减少化学毒物的浓度,降低职业病风险。
4.噪声控制措施。采用噪声更小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工艺;或是采用噪声防护设备,优化管理,减少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减少噪声暴露的范围及时间。
5.高温防暑降温设施。高温岗位高温时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如采用轮岗工作制;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及药品等。
6.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岗中、离岗及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对体检异常人员进行妥善处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7.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定期组织一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维护培训,确保在岗人员可以正确使用及保养个人防护用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作业场所的人员正确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